泛策展论坛之四:未知之知-研究之于艺术实践
活动时间:2015年9月24日-25日 周四-周五 10:00-17:00;26日 周六 10:00-14:00
活动场馆:时代美术馆
广东时代美术馆发起的泛策展(para-curatorial)系列是一个自发的教育和交流平台,以一年一度的研讨会及相关出版物为主要载体,将当代艺术置于一个相对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进行考察;“泛策展”将策展实践定义为跨学科的思考、研究、空间实践和知识交换的模式和方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展览的制作。美术馆被视作一个社区中心、实验室和临时学院的结合体,以促进当代艺术与其它知识和实践领域的交互。
“艺术研究”被确立为一种当代艺术实践形式及话语,有赖于北美和欧洲大学近十年来高等艺术教育设置的调整,双年展等大型全球展览机制也有效地推动了该类作品和项目的展示及流通。“艺术研究”在西方呈现出多样化和机制化的趋势,引发了持续的争议和讨论。2015年的泛策展系列之四将围绕“未知之知:研究之于艺术实践”这一主题展开。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界定并讨论问题,研讨会召开之前,时代美术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为期数月的一系列访谈,主要对象为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艺术家、策展人及研究者,部分访谈已于时代美术馆微信订阅号(GDTIMESMUSEUM)的NBA栏目上发布。研讨会现场结合演讲、放映、表演性对话和回应等多样化的形式,围绕三个主题展开讨论,分别是:“艺术实践作为研究:何为研究?为何研究?(Art Practice as Research: Why Research?Research What?)”;“跨学科:那么物归何处?(Interdisciplinary: And What about the Objects?)”和“情感与效应:知识如何附体?(Affect Vs Effect: How is Knowledge Embodied?)”。作为一个临时学院,来自不同地区和领域的演讲者,将与报名参与的“学院成员”面对面地分享、交流和讨论他们各自开展的研究话题和项目。
活动安排
24日 | 25日 | 26日 | |
主题 | 艺术实践作为研究:何为研究?研究为何? | 跨学科:那么物归何处? | 情感与效应:知识如何附体? |
演讲 | 演讲回应由陈晓阳(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和陈奕名(雅昌艺术网副主编)担任 | 演讲回应由郑波(艺术家,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专业,美国罗杰斯特大学视觉与文化研究专业博士)和陆思培(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生、教学助理)担任 | |
上午 |
安塔利克萨Antariksa-“与他人合作:印度尼西亚艺术的知识生产” 李消非-“若无其事的流水线” |
梅兰妮·布吉鲁-“维拉·瓦西列夫简介” 胡昀-“无往之路” |
徐坦-《关键词实验室“社会植物学”》放映 格雷姆·沙利文-“艺术实践作为研究行为” 李蔼德与何颖雅-“谁人往,向何处?-第七部分” |
下午 |
《神衍像》放映及毛晨雨-“自我的民族志-2003-2015年的稻电影工作” 李亚峰-“定海桥互助社简史”; |
《橙蓝》放映及程然-“橙蓝-一部进程中的电影” 对谈:吴超、夏维伦、赵安安和虞容豪 |
午餐及闭门讨论 |
免费
咨询电话:020-26272363
场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广东时代美术馆
官网:广东时代美术馆
*本活动由广东时代美术馆提供
- 沙龙
- 广州
- Antariksa
- para-curatorial
- 与他人合作:印度尼西亚艺术的知识生产
- 中山大学
- 何颖雅
- 吴超
- 夏维伦
- 安塔利克萨
- 定海桥互助社简史
- 广东时代美术馆
- 广州市时代玫瑰园
- 广州市白云区
- 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
- 广州市白云大道
- 广州市黄边北路
- 广州美术学院
- 徐坦
- 无往之路
- 时代玫瑰园
- 未知之知
- 未知之知-研究之于艺术实践
- 李亚峰
- 李消非
- 李蔼德
- 格雷姆·沙利文
- 梅兰妮·布吉鲁
- 橙蓝
- 橙蓝-一部进程中的电影
- 毛晨雨
- 泛策展
- 泛策展论坛
- 泛策展论坛之四
- 白云区时代玫瑰园
- 白云区白云大道
- 白云大道时代玫瑰园
- 白云大道黄边北路
- 研究之于艺术实践
- 神衍像
- 程然
- 维拉·瓦西列夫简介
- 美国罗杰斯特大学
- 胡昀
- 自我的民族志-2003-2015年的稻电影工作
- 艺术实践作为研究行为
- 若无其事的流水线
- 英国莱斯特大学
- 虞容豪
- 赵安安
- 郑波
- 陆思培
- 陈奕名
- 陈晓阳
- 雅昌艺术网
- 香港城市大学
- 020
- 020-26272363
- 26272363
- Free
-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