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勇与加夫里洛夫演绎拉赫玛尼诺夫-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演出时间:2014年7月4日 周五 19:30
演出场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张国勇联袂俄罗斯殿堂级钢琴家加夫里洛夫 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度挑战双“拉二”
指挥家张国勇来自上海,曾留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其整个职业生涯以诠释俄罗斯曲目而著称。本场音乐会中,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在张国勇先生的指挥棒下,不仅带来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或许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协奏曲之一,还将演奏被称为拉赫玛尼诺夫管弦乐巅峰之作的《第二交响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可谓不朽之作,曾被无数杰出的独奏家们在舞台和唱片中频繁演奏,它还多次出现在数部电影的配乐中,其中最有名的是1945年的经典影片《相见恨晚》。在中国,乐迷中也几乎人人都能至少哼唱出其中的一两句。本场演出中,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加夫里洛夫将担任独奏,倾情演绎。安德烈曾和里卡多·穆蒂,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等指挥家共同录制过这首曲目。拉赫玛尼诺夫对于美妙旋律的精准把握,还充分体现在《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的主题曲——一篇优美动听的散文当中。除了以上两首作品,本场演出还将献上从另一部俄罗斯经典曲目——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选取的那首激情勃发的序曲,作为整场音乐会的开篇曲目。
安卓·加夫里洛夫
1955年,安卓·加夫里洛夫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艺术家庭里,1973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央音乐学院,同一年又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列夫·瑙莫夫。加夫里洛夫获得的第一个奖项是1947年的国际柴科夫斯基大赛,当时他年仅18岁。同年他在萨尔茨堡音乐节首次登场,作为里赫特的替补演奏并扬名世界舞台。1976年,加夫里洛夫首次在伦敦的皇家庆典厅与贝格朗和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78年他又与柏林爱乐在欧洲的几个主要音乐厅合演了30场音乐会。1985年首度于卡耐基音乐厅演奏后,加夫里洛夫被《纽约时报》的首席乐评人多纳尔·何纳罕认定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后来又与世界上其他许多主要乐团以及许多著名指挥家合作演出。
在1976至1990年间,加夫里洛夫成为EMI的独家艺术家,赢得了包括留声机杂志奖在内的多项唱片大奖。1990年10月加夫里洛夫和德国留声机公司签订独家合约,录制了肖邦、普罗科菲耶夫、舒伯特、巴赫和格里格等音乐家作品。2001年加夫里洛夫回到俄国,并在莫斯科音乐厅一晚演奏了四首钢琴协奏曲。此后,他开始更加常态地在世界各地演出,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加夫里洛夫还有许多CD和DVD的录制计划,这是在继1993年后他又一次录制巴赫、肖邦、李斯特、舒曼和其他一些音乐家的作品。
曲目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格林卡 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8号 拉赫玛尼诺夫 曲
——中场休息——
E小调第二交响曲,作品27号 拉赫玛尼诺夫 曲
票价:80/100/200/300/350(套票优惠)/400(套票优惠)/500元
咨询电话:010-66550808、010-66550809、010-66550000
场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图文资料由国家大剧院(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