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艺术在中国》-赵汝蘅专题讲座
讲座时间:2014年5月6日 周二 19:30
讲座场馆:重庆大剧院-中剧场
从11岁到68岁,横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赵汝蘅老师一如既往地在中国芭蕾的土壤上耕耘和坚持着。从舞台上优雅的白天鹅到芭蕾舞团团长,她脑子里只有一件事——芭蕾,有人很羡慕她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她说,如果你学了芭蕾,你再也无法离开它,芭蕾是追求完美的艺术,也是一项艰苦和残酷的艺术。
这次讲座,赵汝蘅老师会对听众们讲述芭蕾的起源,芭蕾在中国的历史,还有她自己的芭蕾人生。芭蕾源自15世纪的意大利,诞生于17世纪的法国宫廷,鼎盛于俄国,从古典芭蕾、交响芭蕾再到现代芭蕾,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欧美的芭蕾是比较讲究的,俄罗斯的芭蕾是大气粗犷的,那么中国的芭蕾是细腻的。中国的芭蕾习自俄罗斯学派,随着国家历史发展的起伏,芭蕾艺术在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坎坷经历,从《红色娘子军》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推出,芭蕾艺术在中国经历了民族化、现代化的艰苦蜕变。
主讲人:赵汝蘅
国家一级演员,舞蹈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赵汝蘅于1961年自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央芭蕾舞团工作,先后主演《天鹅湖》、《仙女们》、《吉赛尔》及《红色娘子军》等大型舞剧。1972年因脚伤致残退出舞台,转入教学、排练、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1994年起担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在担任团长的14年中,赵汝蘅在致力于体制改革、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代代新的艺术人才同时,努力运用西方芭蕾艺术形式,把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戏剧、音乐、美术、舞蹈动作融入中国芭蕾作品中,2001年,她与著名导演张艺谋及作曲家陈其钢等合作创作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广获赞誉;此外,她还主持创编、排演了《胡桃夹子》(中国版)、《梁祝》、《黄河》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2007年,主持创作了根据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同名戏剧改编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并受邀作为爱丁堡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其中国现代特色的芭蕾引起世界舞坛的广泛关注。
票价:30/60/100元
咨询电话:023-61863166
场馆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北城文华街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