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公众·实践·艺术》会议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6日 周五 10:00-17:00
活动场馆: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7日 周六 10:00-15:30
活动场馆:油街实现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艺术推广辨事处举办一项大型会议,名为“对谈!《公众·实践·艺术》会议”,邀请了内地、台湾、澳门及香港的艺术家、学者及文化工作者参与,期望透过讨论和经验分享,提出能够促进艺术实践及激发想像与意念的建议。
活动分为公众会议及网络会议两部分。公众会议于2013年12月6日在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举行。与会艺术工作者发表形形式式的艺术计划,这些计划采用的形式有些是由各持分者或艺术家主导,也有些是由双方共同协作。会议目的是借着分享个中经验,从而归纳和分析这些计划形式实际运作上的可行性。公众会议名额七十位,主要以粤语及普通话进行,设有粤语、普通话及英语即时传译。
网络会议于2013年12月7日在油街实现举行,借此连系艺术工作者,鼓励业界讨论及共享艺术策划经验。网络会议共有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名额二十五位,会议主要以粤语进行,不设即时传译。
公众会议
会议部分 | 会议时间 | 主题 | 主持 | 题目 | 讲者 |
第一部分 | 2013年12月6日 10:30 | 公众·艺术/艺术与公众/公共性之关系 | 丁颖茵(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助理教授) | 以艺术黏合生活的缝隙 | 吴玛悧(高雄师范大学跨领域艺术研究所副教授) |
国家收藏与公众共用-近年来中国的美术馆收藏和展览为公众服务 | 张晴(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 | ||||
公众制造·公开参与 | Marysia Lewandowska | ||||
第二部分 | 2013年12月6日 13:30 | 个体·实践/艺术家/策划者自发性的社会实践 | 陈育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教授) | 拥抱不完美 | 林伟雄(CoDesign总监) |
城市平方术:以艺术为例 | 刘国沧(打开联合设计团队主持人) | ||||
艺术与社群的接触:回顾MaD具参与性的公共艺术项目 | 黄英琦(香港当代文化中心总监) | ||||
第三部分 | 2013年12月6日 15:30 | 共同体·互动/参与式艺术的共同体建构/互动与后续 | 叶长安(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 | 环境·教育·同理心 | 郑炳鸿(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
澳门社区艺术 | 施援程(牛房仓库项目策划) | ||||
学习作为社会性互动 | 郑波(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 |
网络会议
会议部分 | 会议时间 | 主题 | 讲者 |
第一部分 | 2013年12月7日 10:00 | 小组(一):公众·艺术/艺术与公众/公共性之关系 | 蔡仞姿(1a艺术空间创办人及副主席)、杨阳(火花!新艺术实现策展人)、周俊辉(「伙炭」艺术村董事会主席)、钟玉文(亚洲艺术文献库教学与参与策划)、梁宝山(艺术家) |
小组(二):个体·实践/艺术家/策划者自发性的社会实践 | 梁以瑚(全人艺动创办人)、郭瑛(火花!新艺术实现策展人)、方韵芝(投诉合唱团创办人)、萧竞聪(民间博物馆计划创办人及副主席)、曾德平(艺术家及教育工作者) | ||
小组(三):共同体·互动/参与式艺术的共同体建构、互动与后续 | 郑婵琦(艺术在医院总监)、方敏儿(火花!新艺术实现策展人)、张慧婷(artmatters成员)、林沁怡(Para site艺术空间策展人)、欧赞年(社区发展动力培育董事) | ||
第二部分 | 2013年12月7日 12:00 | 六分钟「闪电短讲」 | 「闪电短讲」环节,让艺术工作者就着艺术与社群或社区的项目主题,发表新意念。 |
第三部分 | 2013年12月7日 14:00 | 小组(一):公众·艺术/艺术与公众/公共性之关系 | 梁文(HK Farm及HK Honey创办人)、余志光(CoLAB创办人)、李俊峰(火花!新艺术实现策展人)、林淑仪(香港艺术中心总干事) |
小组(二):个体·实践/艺术家/策划者自发性的社会实践 | 魂游(艺术家)、程展纬(艺术家及教育工作者)、郑怡敏(火花!新艺术实现策展人及C & G艺术单位策展人)、杨秀卓(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主席) | ||
小组(三):共同体·互动/参与式艺术的共同体建构、互动与后续 | 黄嘉淇(声音掏腰包策展事务经理)、黎子元(视觉文化研究者)、丁颖茵(火花!新艺术实现策展人)、侯婥琪(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行政总裁) |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免费
咨询电话:852-25213008
场馆地址:香港中区坚尼地道7A
油街实现
免费
咨询电话:852-25123000/852-31012747
场馆地址:香港北角油街12号
*图文资料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提供,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 沙龙
- 香港
- Marysia Lewandowska
- 丁颖茵
- 个体·实践
- 中区
- 中区坚尼地道
- 中区坚尼地道7A
- 互动与后续
- 以艺术黏合生活的缝隙
- 余志光
- 侯婥琪
- 公众·实践·艺术
- 公众·艺术
- 公众制造·公开参与
- 公共性之关系
- 共同体·互动
- 刘国沧
- 北角
- 北角油街
- 北角油街12号
- 参与式艺术的共同体建构
- 叶长安
- 周俊辉
- 回顾MaD具参与性的公共艺术项目
- 国家收藏与公众共用
- 坚尼地道
- 坚尼地道7A
- 城市平方术:以艺术为例
- 学习作为社会性互动
- 对谈
-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 张慧婷
- 张晴
- 拥抱不完美
- 方敏儿
- 方韵芝
- 施援程
- 曾德平
- 李俊峰
- 杨秀卓
- 杨阳
- 林伟雄
- 林沁怡
- 林淑仪
- 梁以瑚
- 梁宝山
- 梁文
- 欧赞年
- 油街
- 油街12号
- 油街实现
- 澳门社区艺术
- 火花
- 玛悧
- 环境·教育·同理心
- 程展纬
- 策划者自发性的社会实践
- 艺术与公众
- 艺术与社群的接触
- 艺术家
- 萧竞聪
- 蔡仞姿
- 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
- 近年来中国的美术馆收藏和展览为公众服务
- 郑婵琦
- 郑怡敏
- 郑波
- 郑炳鸿
- 郭瑛
- 钟玉文
- 闪电短讲
- 陈育强
- 香港中区
- 香港中区坚尼地道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北角
- 香港北角油街
- 香港当代文化中心
- 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 魂游
- 黄嘉淇
- 黄英琦
- 黎子元
- 25123000
- 25213008
- 31012747
- 852
- 852-25123000
- 852-25213008
- 852-31012747
- Free
-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