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台湾」在字里行间包裹了「野台」和台湾文化生活的关系。「野台」接近广东话里的「戏棚」,户外看演出,已然是台湾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香港地小人稠,但却有天然的海景与交通轴线上的广场空间,2013年11月1日至17日,2013台湾月(Taiwan Culture Festival 2013)和香港本地文化机构共同引介从野地里淬炼出的十个严选艺术团队,从演前讲座、户外与室内的演出,和大家分享台湾的「野台」文化。
活动获亚洲联合财务、富邦银行(香港)、中华航空等公司大力协助,2013年透过与包括进念·二十面体、香港艺穗会、香港兆基创意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中乐团、香港诚品铜锣湾店、K11等机构与场馆的合作,活动演出更密切地出现在香港各大小场地里;而透过这样的合作,活动主办方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寄望能与住在香港的民众共同创造城市空间里的文化现场。
⇒时间安排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
![]() |
《豆荚宝宝音乐派对》朱宗庆打击乐团 |
![]() |
||
|
![]() |
![]() |
舞蹈旅行计划《1875·拉威尔与波丽露》周先生与舞者们 |
|
![]() |
||||
![]() |
![]() |
|||
![]() |
|
![]() |
![]() |
《剪纸人》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 |
![]() |
||
|
![]() |
![]() |
《耳背上的印记》三缺一剧团 |
|
![]() |
||||
![]() |
![]() |
![]() |
![]() |
![]() |
![]() |
周书毅 林璟如 |
朱宗庆 茹国烈 |
吴静吉 胡恩威 |
王安祈 魏海敏 毛俊辉 |
![]() |
![]() |
![]() |
|
郑嘉音 曾文通 |
金士杰 杨世彭 |
刘子华 刘霁 陈夏民 袁兆昌 |
*图文资料由光华新闻文化中心提供
拓展阅读
2013台湾月开场 『周先生与舞者们』为维港增添怡人风景
龙应台二度访港为台湾月站台 期许文化打开真诚交流
野台文化培养国民美学 龙应台乐见台港文化经验互补交流
港台融合 香港观众首次户外穿雨衣欣赏云门2
2014台湾月
2015台湾月
- 常规
- 1875 RAVEL AND BOLERO
- 1875·拉威尔与波丽露
- 2013台湾月
- Cloud Gate 2
- DoReMi Music Party
- Godot Theatre Company
- GuoGuang Opera Company
-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 Ju Percussion Group
- Majestic Drums XVIII
- Mitch Albom's Tuesdays with Morrie
- Oculus
- One Hundred Years On Stage
- Paper Cut Dreamer
- Paper Windmill Fantasia
- Paperwindmill Theatre
- Shu-yi & Dancers
- Taiwan Culture Festival 2013
- The Gathering Splendor
- The Puppet & Its Double Theatre
- UMA
- UMA and Other Dances
- 一个人的晚餐
- 一个剧场,九十万个孩子的微笑
- 三缺一剧团
- 云门2
- 从三峡庙口到世界舞台的击乐人生
- 偶系我,我无独有偶
- 击汇风华
- 刘子华
- 刘霁
- 剪纸人
- 吴静吉
- 周书毅
- 周先生与舞者们
- 国光剧团
- 学校里没有教的生命剧本
- 当时真是戏 今日戏如真
- 我的舞蹈旅行计划
- 断章
- 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
- 曾文通
-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 朱宗庆
- 朱宗庆打击乐团
- 杨世彭
- 林璟如
- 果陀剧场
- 毛俊辉
- 沙丁庞客剧团
- 王安祈
- 百年戏楼
- 纸风车剧团
- 纸风车幻想曲
- 耳背上的印记
- 胡恩威
- 舞蹈旅行计划
- 茹国烈
- 袁兆昌
- 豆荚宝宝音乐派对
- 郑嘉音
- 金士杰
- 陈夏民
- 香港中乐团
- 香港演艺学院
- 香港走台步:两地文创与出版的新可能
- 魏海敏
- 鼓王群英会XV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