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
演出时间:2013年10月31日 周四 19:15
演出场馆:艺海剧院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一出传统京剧,是著名须生流派——麒派的代表剧之一。《追韩信》在麒派戏中,还真有点儿“代表性”:它的最初脚本,是由麒派创始人周信芳(艺名麒麟童)自己创作的。该剧初编成,演于上海,但不是周信芳自己主演,当时主演萧何的是刘奎童,周信芳只演配角——韩信。这是一九二零前后的事。所以,在传统京剧中,《追韩信》是比较“年轻”的,到现在只有六十多岁。周信芳自己主演该剧,大约是在一九二四年。那时,周在烟台,“为了给穷苦的同行买义地,和当地的京剧界合演了一场义务戏”,(《周信芳舞台艺术》)演出的剧目便有《追韩信》。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周信芳对《追韩信》不断加工、提高,使之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剧目之一。
周信芳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895年,卒于1975年,名士楚,艺名麒麟童。原藉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市)。他六岁随父周慰堂(演青衣,艺名金琴仙)旅居杭州,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七龄童”,1906年后,随王鸿寿赴汉口演出。1907年在上海,改用“麒麟童”,此后一直沿用此名。1908年到北京入喜连成科班,与梅兰芳、林树森、高百岁同台。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金秀山、冯子和等人同台,颇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1915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了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间两度赴北京、天津演出,将《萧何月下追韩信》、《鸿门宴》、《鹿台恨》、《反五关》等戏介绍给北方观众,人称“麒派”。
票价:380、280、180、100、60、30元
场馆电话:021-62568282
场馆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4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