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三姐妹.7z》-蓬蒿剧场
演出时间:2013年10月31日-11月3日 19:45-21:30
演出场馆:蓬蒿剧场
军官普罗佐罗夫家的三姐妹从莫斯科随军迁往了边远小城。父亲死后,三姐妹急切期待离开这个无人懂得艺术和学问的小城,回到莫斯科,像过去那样过浪漫的上流生活。然而三姐妹始终陷在小城的沉闷日子里,“莫斯科”迟迟不来,永远只是出现在客厅的高谈阔论中。爱情不了了之,死亡突如其来,告别如期而至,一再被许诺的彼岸能够救赎此岸的生活吗?
导演:王炜
王炜,2004年毕业于中国计量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中国计量学院子午剧社指导老师。曾执导演出演出《禁闭》(2007)、《哈姆雷特》(2008)、《一仆二主》(2010)、《物理学家》(2011)、《浮士德》(2011)、《明朝女店主》(2012)等作品。创办并主持中国计量学院子午小剧场,成为杭州戏剧界的重要高地。
《三姐妹.7z》
这是一次全新解读。虽然时隔百年,但原剧讨论的议题,在今天仍然是有效能指。
本次排演立足当下生活体验,来重新思考人与环境的冲突、彼岸之希望与绝望、对理想和现实二分的解构等问题,由此对剧本做出了与官方文学史不同的解读。不同于三姐妹怀揣美好理想而不断受挫这种简单粗暴的判断,红太阳歌舞团的这次重排基于这样的立场:人不因其理想而伟大、而握有更多向生活索取的权利。
“彼岸”的观念,类似道德一样是一种否定自我的病症。虽然不同的文明对彼岸的想象各不一样的,但无论如何都须先存在那么一个彼岸,此在世界的事物才有据以安排的秩序,生活的意义才有一个由此分泌的腺体。现实生活第一次获得了这样的尊严:拒绝上帝的评判,拒绝彼岸的参照,它是自足的。然而把这个事实当做尊严来领会是困难的,更多的人沉沦在残酷的问题里:如果没有彼岸,此在的生活究竟该向何处去?面对这个问题,人们暴露出慌张、焦虑和窘迫。譬如三姐妹,只会用对莫斯科的向往来搪塞生活。契诃夫将这些人的窘相自然主义地描摹出来,这大概就是他所谓的喜剧吧。
红太阳歌舞团
一个草根剧团。红太阳歌舞团的成员包括平面设计师、NGO员工、电视台编导、图书馆程序员、大学研究生和退休文艺兵,这群家伙在工作日的晚间和每一个周末,钻进九剧场对面小巷里由废弃的小学教室改装的排练厅,排练这出戏剧史上的经典剧目。绝不仅仅出于对戏剧难以言说的热情,对生活的盎然兴趣或者对自我更严苛的追问,而且出于对戏剧这个事情本身的专注。更重要的是,剧团的每个人都将独一无二的个人生活体验带入创作之中,从而唤醒经典的当下感。这次排演不再是对某个文学或哲学观念的图示,而直接从热腾腾的生活本身分泌出来。
彼岸能够救赎此岸吗?思考这个问题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情场失意的电视台剪辑师,刚刚辞职的NGO员工,热衷电视剧的退休文艺兵,需要被boss随传随到的媒体人,喜欢带发箍的男性图书馆程序员,终日沉浸于史料的明代经济史研究生。
票价:50元(学生/老人)/80元(预售)/100元(现场)
场馆电话:010-64006472
场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东棉花胡同35号
*图文资料由蓬蒿剧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