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茶馆》-深圳保利剧院
演出时间:2013年3月8日-9日 周五-周六 20:00
演出场馆:深圳保利剧院
⇒林兆华:不要对年轻人太吝啬-北京人艺《茶馆》赴深、汉、渝三地巡演启动
演出单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主演: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
话剧《茶馆》是老舍在1956年完成的作品,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剧情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茶馆》大事记
1956年12月2日,老舍先生来到北京人艺,在“205会议室”亲自给大家朗读新创作完成的三幕话剧《茶馆》。
1958年3月29日,由焦菊隐、夏淳导演的《茶馆》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公演,反映强烈。身为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在看戏后兴奋地对老舍先生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1963年5月,本剧复排上演。当时受到来自“左”的干扰,在重压之下,剧中被硬加进了所谓的“红线”。
文革初,《茶馆》被打成黑样板,大毒草。老舍先生被诬陷为反动文人和黑线人物,先生威武不屈,投了太平湖。
1979年2月,在老舍先生八十诞辰之际,北京人艺以原班人马重排上演《茶馆》。
1980年9月至11月,北京人艺演出的《茶馆》应邀赴西德、法国、瑞士三国进行了访问演出。全程50天,访问15个城市,共演出25场。这是我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
1983年,《茶馆》赴日本演出。
1986年,《茶馆》赴香港及加拿大演出。同年,《茶馆》赴新加坡演出。
1992年7月16日,在北京人艺建院四十周年时,老一版《茶馆》在首都剧场演出第374场,成为告别演出。
1999年10月12日,北京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的《茶馆》在首都剧场公演。导演:林兆华
2002年6月26日至7月1日,新版《茶馆》作为北京人艺建院五十周年献礼剧目再度公演。
2003年2月8日,《茶馆》举行外事专场演出,特别邀请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外国记者、留学生及驻京外国专家观看。
2004年5月27日,《茶馆》迎来第500场演出。
2004年7月1日至8日,《茶馆》应邀赴台湾演出。8场
2005年6月28日,为纪念焦菊隐先生诞辰100周年,北京人艺举行《茶馆》建组会,恢复焦菊隐版《茶馆》。复排执导:林兆华
2005年10月,恢复后的焦版《茶馆》在首都剧场演出16场后赴美国华盛顿、纽约、休斯敦、洛杉矶、伯克利五城市巡回演出。
2007年1月18日至21日焦版《茶馆》赴香港演出4场。
2007年1月26日至27日焦版《茶馆》赴澳门演出2场。
票价:480、680、880、1080、1280元
售票电话:0755-86371698、0755-86371699
场馆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滨路保利文化广场